帝国企鹅:(一)黑暗寒冷的南极冬天
腾讯——一家让人可怕而又敬畏的互联网企业。它成立于1998年11月,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,QQ即时通信的活跃帐户数达到5.686亿,最高同时在线帐户数达到1.053亿。我们首先来看看它的创业故事:
那时候的QQ安装完后可以在Readme.txt文件里看到这样一段话 :“目前OICQ仍然处于β版测试期,我们诚挚邀请支持中国软件发展和喜爱OICQ的朋友加入我们的用户测试群,协助我们把她的品质进一步提高。正如OICQ的名字一样,我们采取的是开放性的发展策略,希望业内有志之士能够加入我们的开发队伍,继续发展这个免费的网络寻呼工具。”
下面是一封在腾讯内部员工中传阅的邮件,出自一个在腾讯公司工作了6年的前高管之手,其中较为深刻的提及腾讯公司在创业 初期的困难重重和一些成长内幕,马化腾的精神和大家创业的激情着实让我感到有些吃惊——付出一定有回报。
以下是邮件的全部内容:
各位兄弟:
我在腾讯整整工作了6年。如果我能活到60岁的话,就有1/10的生命是投入到一个“初创公司到上市公司”的过程里的。这不是随便说说,6年的时间,意味着我知道 很多你们不知道的事情:
1、腾讯98年10月成立。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和销售“BP机寻呼系统”,后来发现市场 饱和(早干吗来着),于是转到互联网 寻呼系统(TIPS)。这套系统一直卖到99年的夏天,只赔不赚。出于兴趣爱好,99年2月马化腾顶着其他股东的压力,执意开发OICQ,当时的原话是“大不了回去做程序员”。与此同时 TIPS还在卖着,号称给公司带来营收,实际收不回钱来。我说这段话的意思是,初创公司走弯路是有先例的,有它的必然性。
2、随着OICQ用户不断增加,公司的经费却逐日减少。到99年11月,公司帐上只有1万多元。从99年10月,也就是公司运营一年后,腾讯开始正式融资。之前也接触过一些VC,甚至想过卖公司、卖OICQ。经过长达7个月的努力,终于在2000年4月份融资到位。
3、融资的唯一理由就是“用户”。当时OICQ用户已经是百万级了,没有任何收入。VC问马化腾,你觉得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?马说,“以色列的ICQ卖了几千万美元,它有多少多少用户。我现在有多少多少用户,所以我就值这么多钱”。IDG林栋梁几年后亲口告诉我,他就是因为这句话投资Tencent的。
4、同事们上下班没有时间概念,但在公司里的时间必然超过家里。后来怀疑是用OICQ聊天,因为家里上网费贵。
5、几个创始人每天必定在一起吃午餐或晚餐,用这个时间来沟通。
6、创始人经常吵架,拍桌子,甚至相互不理。马化腾从来不吵,只会生气,生气的时候言语刻薄。他的管理能力、领导风范都是后来的事。
7、公司帐上没钱时,没有人垂头丧气。这是真的。
8、在融资的7个月里,大家都很关心融资(因为开不出工资)。但从没有人耽误工作,也没有人问。
9、马化腾在融资过程中,做了两次腰椎手术。第二次手术后,是平躺在床上,高举着Notebook办公的。
10、 当时国内的即时通信包括:ICQ,Yahoo mesenger,MSN(能见到,就是不会用),SINApager,PICQ,QICQ,PCICQ,MoMo,8d8d,SOQ,TomQ等等,至 少十余家,还有IP6.0这类东西。OICQ是最穷的,最小、最没钱。尽管IM有了十多家,在几百万互联网用户眼里,它仍然是个新生事物。
11、腾讯的营收是按照回款计算的,并非开票收入。这是吃了当年TIPS的亏。
12、马化腾后来曾说腾讯的成功 有一定运气。其实了解 腾讯的人都明白,是“务实+专注+创业热忱”促使腾讯成功的。
(iiu:上面这一封信来自互联网,我以前也看过,觉得故事内容还算可靠,是不是原文我无法确定了,大家全当故事看吧 😎 )
那时候的企鹅还是很可爱的,这只企鹅慢慢成长,任何一次打击都可能让它倒下,最终它坚强的活了下来。下面这段话也同样适合它:
“想象一下一个没有太阳的世界,帝国企鹅正在挑战地球上最严酷的环境——南极洲的冬天。黑夜漫无止境,气温下降到零下70度。其它动物早已逃离,只有企鹅留了下来。因为每只企鹅都护卫着一件宝贝,一颗躺在他们脚背上的蛋。它们没有食物,也没有水,而且整整4个月见不到太阳。这绝对是动物们经受过的最严酷的考验。”
谁也未曾想到,太阳的温暖到来得如此之快,黑暗和寒冷随之逝去。在阳光的照耀下,小企鹅茁壮成长,一个更宽广、更绚丽的世界在等待着它,小企鹅就此踏上征程!
本文如无特别说明,均属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!
原文链接:http://iiu.me/archives/128